秋分,是秋季的中点,也是自然节律变换的窗口。气候由暑转凉、由湿转燥,人体也进入“收养”阶段,调养得当,可为冬季储备健康能量。
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:
1.雷始收声:夏雷渐止,阳气减弱
2.蛰虫坯户:昆虫开始蛰伏,准备冬藏
3.水始涸:水面逐渐干涸,空气干燥
这些自然变化提醒我们,秋分是“收敛内养”的起点,宜静不宜躁、宜润不宜燥。
秋分气候干燥,肺为“娇脏”,需特别呵护。推荐食养关键词:润、养、柔。
1.润肺止咳:雪梨银耳汤、百合莲子粥
2.滋阴清燥:蜂蜜水、芝麻糊、山药粥
3.润肠通便:苹果、香蕉、葡萄、甘蔗
饮食宜温软、易消化,避免燥热油腻之品。
秋分之后,日照时间减短,人体阳气逐渐收敛。建议生活作息:
1.早卧以养阴,补充夏季消耗
2.早起以宣肺,促进气血流通
3.适度秋冻,增强抗寒能力,但注意早晚保暖、避免感冒
秋分属金,金主肃降,易引人情绪低落。此时应注重情绪疏导:
1.保持心态平和,多与亲友交流
2.进行户外活动,如登高远眺、慢跑、散步,以轻松、平缓为宜
3.练习呼吸调息,延长呼气,助肺气宣发